在婴儿成长的道路上,家长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健康挑战,其中婴儿腹泻是较为常见且令人担忧的一种情况,婴儿腹泻,医学上称为“婴儿腹泻病”,是指婴幼儿时期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排便次数增多、大便性状改变、伴有或不伴有发热、呕吐等症状的疾病,了解其症状、探究其成因并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,对于保护宝宝的健康至关重要。
一、婴儿腹泻的主要症状
1、排便次数增加:最直观的症状是婴儿排便次数明显多于平时,通常每日超过6次,甚至更多,新生儿可能每天排便7-8次,而较大的婴儿则可能减少至每日3-4次。
2、大便性状改变:正常婴儿的大便是黄色或金黄色,呈软糊状或条状,腹泻时,大便可能变得稀薄、水样、带有黏液,甚至呈绿色或带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。
3、发热与不适:部分婴儿在腹泻时会伴有低热(不超过38℃),但也有可能出现高热,婴儿可能表现出烦躁不安、易怒、食欲减退或拒食等不适症状。
4、腹部胀气与疼痛:由于肠道内水分和气体增多,婴儿可能出现腹部胀气,触摸时可能感到硬实,部分婴儿还会因腹痛而哭闹不止。
5、体重减轻:如果腹泻持续时间长且未得到妥善治疗,婴儿可能会出现体重不增或减轻的情况,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。
二、婴儿腹泻的常见原因
1、病毒感染: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是最常见的引起婴儿腹泻的病毒,这些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,感染后常引起急性胃肠炎。
2、细菌感染:如大肠杆菌(E.coli)、沙门氏菌等细菌感染也可能导致婴儿腹泻,通常与不洁食物或水源有关。
3、寄生虫感染:例如阿米巴原虫感染,虽然较为罕见,但也可能引起腹泻症状。
4、食物不耐受或过敏:某些食物如乳糖不耐受、牛奶蛋白过敏等,可引起肠道反应导致腹泻。
5、环境因素:气候变化、过度喂养、突然改变饮食结构等也可能诱发腹泻。
6、药物反应:某些抗生素、非甾体抗炎药等也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衡,引发腹泻。
三、家庭护理与预防措施
1、及时补充水分与电解质:腹泻容易导致脱水,因此应及时为婴儿补充口服补液盐(ORS)或稀释的果汁(如稀释的苹果汁),以补充因腹泻失去的水分和电解质,注意不要给予含咖啡因或高糖的饮料。
2、调整饮食: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,继续母乳喂养;对于配方奶喂养的婴儿,可尝试更换为低乳糖或无乳糖奶粉;已添加辅食的婴儿应暂停添加新食物,并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白粥、面条等,避免高脂、高糖及刺激性食物。
3、保持臀部清洁干燥:频繁更换尿布,用温水轻轻清洁臀部后用柔软的布轻轻拍干,避免使用含有酒精的湿巾或粗糙的布料擦拭,以防皮肤破损和感染。
4、观察病情变化:注意观察婴儿的精神状态、尿量、大便情况等,若出现持续高热、严重呕吐、血便、持续哭闹不止等异常情况,应及时就医。
5、加强卫生习惯:勤洗手,特别是接触食物前和换尿布后;定期清洁和消毒玩具、餐具等;确保饮用水源干净卫生。
6、增强免疫力:合理喂养,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;适当户外活动,增强体质;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等药物,以免破坏肠道菌群平衡。
四、专业医疗干预的重要性
尽管家庭护理对于缓解婴儿腹泻症状至关重要,但在某些情况下,专业医疗干预是必不可少的,当出现以下情况时,应立即就医:
- 持续高热不退(超过38.5℃)。
- 严重脱水症状(如尿量明显减少、口唇干燥、眼窝凹陷等)。
- 血便或带有脓血样物质的大便。
- 持续呕吐无法进食或饮水。
- 精神萎靡不振、嗜睡或烦躁不安等异常表现。
- 疑似食物中毒或其他严重感染迹象。
医生会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检查(如粪便检查、血液检查等),并开具适当的药物(如抗生素、止泻药)进行治疗,在严重情况下,可能需要进行静脉补液以纠正脱水。
婴儿腹泻虽然常见但不容忽视,家长应密切关注婴儿的排便情况及身体反应,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并及时就医处理,以保障宝宝的健康成长,通过预防为主、科学护理与专业医疗相结合的方式,可以有效降低婴儿腹泻的发生率及其对宝宝健康的威胁。